新疆信用网欢迎您!

加强“一带一路”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时间:2017-01-19   点击:459  【打印此页】  【关闭】   【返回
金秋九月,塞上江南风光旖旎、硕果累累。9月27日,首届中国(宁夏)"一带一路"信用论坛在宁夏银川启幕。本届论坛以信用经济为纽带,以互信为基础,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推进和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两天的会期里,来自国内外3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积极探索、研究和孵化"国际创新型信用经济产业链",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认可和参与的信用新格局。 务实合作 建立"一带一路"征信系统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与"―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48.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额的12.6%。2016年前8个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51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1%。2015年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合同金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临实施中的困难,信用风险就是其中之一。 "一带一路"贯穿6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市场成熟度不同,国家间更有来自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的差异,甚至一些国家还存在政治不稳定或是政府管治低效的情况。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永贵表示,在"一带―路"国际项目合作中,我们要看到信用缺失将会带来很多风险,需要防范信用风险。 "一带―路"战略的实施要以信用经济为纽带,社会互信与合作是基础。因此,要加强"一带―路"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带一路"健康发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在致辞用这样一句古话中说明了"信用"的重要性。 信用虽然看起来是很抽象的东西,但它实际是很大的无形价值,是真正可以发挥作用的。在经济学中,信用被作为"资产"进行研究。"我对‘信用’这个词的解释是,以信为用或者诚信为用。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国家讲究诚信和信誉,在守信上做得好,肯定在其他方面同样会做的很好,因为它对自己是有标准的,将经济资源配置给这样人、企业或者国家,将是有效率的。"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说,信用体系,包括要研究的信用产业链,一定要实现"以信为用"。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仅仅依靠政府牵线和大企业之间的合作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促进中小微企业之间合作,但如何保证这部分企业在进行跨国合作时不会出现融资难,以及不良债的发生,信用评级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对评级机构过度依赖的问题成为议论焦点,就"一带一路"区域的各个国家而言,如何促进评级机构的发展是面对的主要问题。蒋正华表示,信用作为重要的黏合剂,是整个"一带一路"系统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很薄弱,世界上著名的评级机构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很大。受意识形态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我们中国,一直存在严重的偏见。"所以,推进‘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建立与‘一带一路’相适应的,能够被沿线国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信用体系,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蒋正华说。 以信为用 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如今,已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深耕细作、持久发展阶段迈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已实现新的发展跨越。 "―带―路"的倡议,是促进沿线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打造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作为"―带―路"的支撑,"―带―路"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一带―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市场化水平和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经济和贸易的合作中,尤其需要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障,从这个角度,我们的工作同样具有紧迫性。"蒋正华说。 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社会信用体系旨在建立一个以信用交易为主的市场交易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能力,包括信用管理行业、信用服务行业和信用法律体系等内容,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社会资本的广泛进入,进而维持更大的市场规模发展的需要。 "―带―路"是一项庞大的世纪工程,投资数额巨大,周期长且风险大,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支撑起如此规模的建设工程。为此,建设"一带一路"信用体系就需要从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征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合作,支持信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强大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带―路"建设。 不同研究表明,丝路上的国家都跟中小企业有关系,因为中小企业可能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的骨干力量。中小企业要做的好,就要建立良好的信用,要有良好的信用,才能实现重大的合作。 中小企业经常在获得金融服务的时候,不能够提供所必须的担保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限制,影响了各国的新公司和新企业。如何让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联合国拉美加勒比地区顾问马蒂亚斯?库夫斯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拉美国家的做法,他表示,应该给中小企业提供征信的入口,有很多国家正在创建共同担保社会,比如在哥伦比亚和秘鲁正在推广相关公共预算的基金,以建立这样的保障基金以及担保基金。 "信用体系的建立,是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企业一个平台,助推这部分企业的发展。" 万达财富(北京)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炳春认为,信用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照亮了一条发展之路。万达财富为信用优秀的企业提供产品销售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品牌宣传平台。"我们要让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让国外的消费者放心购买,给他们提供一个保险。反过来,我们再提供一个融资保险,也就是走出去,卖的产品越多,他回到国内有保险公司给他出保单,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他担心的问题。" 李炳春说。 锐意进取 助力"一带一路"信用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是经贸合作的不断畅通,都需要大量的货币流转和资金融通。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项,据测算,未来10年内,建设资金需要8万亿美元。同时,据中国政府公开信息,中国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副主任徐德顺建议,我们不一定只登录欧美市场,可以通过 "一带一路"国家去进行信用评级的发展,与他们加强合作。合作重点放在 "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商量的新型信用评级标准,来维护国际信用评级市场的新秩序。 "统一的信用标准制度体系是进行信用建设的必要前提。"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征信中心总监林迎楠表示,沿线各国在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应共同协商信用建设原则。各国相关征信机构,政府部门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根据信用原则,制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统一的信用标准,规范国际信用体系,打造诚信"一带一路"。 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的快速推进,信用活动将迎来大发展阶段,市场迫切需要推进"一带一路"信用建设。"一带一路"信用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薪火相传,义利兼济、诚实守信成为宁夏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经贸交往的重要信条。 我们期望,宁夏能以此次论坛为起点,打造一条切实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服务的完整信用产业链,为增强中国在国际信用领域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贡献力量。 "建设‘一带一路’,离不开一个被沿线国家广泛认可并积极参与的国际信用体系。宁夏政府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一带一路’信用论坛,发挥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优势,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世界先进发展经验,推动国际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我们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宁夏’的具体实践,也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自治区主席咸辉说。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新疆和谐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新ICP备12003091号-1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9号 联系电话:0991-8887217 646074582@qq.com

信用中国
访问量:76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