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用网欢迎您!

乌海副市长:信用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

时间:2017-07-20   点击:265  【打印此页】  【关闭】   【返回
  在"信用村"被评为信用户的村民可以享受低利率无担保贷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办理业务或招投标申请时同步查询信用记录……在内蒙古乌海市,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逐渐步入了诚实守信的轨道。
 
  乌海市于2016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乌海市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已全面铺开;信用法规制度、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应用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等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近日,新华社记者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采访了乌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涛。
 
  乌海市行政审批统一电子政务服务平台
 
  记者:乌海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建设工作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林涛: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乌海市特别注重信息化,大力推动"互联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在征信管理、平台建设、信用监督、宣传教育等领域广泛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一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自2015年建成运行以来,乌海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征集全市63个职能部门的信用信息数据143072条,其中法人主体信息78656条,黑名单信息1125条,红名单信息475条,其他类信息62816条。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自然人基础信息及重点人群信息的归集共512810条。今年5月,市信用信息平台与自治区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这在全区尚属首家。同时,"信用乌海"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也积极发挥作用,向社会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公示等服务。
 
  二是推动信用信息的应用工作。今年,乌海市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信用信息数据每日更新并推送到政务平台,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部门在使用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必须完成办事主体或个人的"信用验证",才能进入下一个审批环节。信用信息还同步推送到乌海机场布控数据库,失信被执行人在乌海无法购票及乘坐飞机。市内各家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和办理信用卡前,也都将信用报告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三是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工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社会主体身份识别和信息检索共享的基础,市发改、工商、质监、编办、民政等部门积极推进全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赋码转换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各类代码完成了新旧代码的映射关系,并在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了全面归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率已达到百分之百。
 
  四是落实"双公示"工作。"双公示"工作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是打造公信政府的重要体现。截至目前,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已通过政务外网、互联网为全市166个职能部门开通"双公示"上报账号196个,累计报送双公示类信息16201条。"双公示"信息同步在"信用乌海"网站及市区两级政府门户网站进行集中公示,方便公众查询和应用,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是加强诚信教育宣传。2016年乌海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共计百余次。人民银行乌海中心支行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诚信教育基地",将《现代征信学》纳入学校素质教育选修课。日前,"信用乌海"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公众号大家可以了解诚信新闻资讯及相关政策法规,实时查询法人、重点人群以及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信息,同时可以查看已发布的"红黑名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
 
  乌海向市民普及社会诚信
 
  记者:乌海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如何抓牢重点领域进行建设?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林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个重点领域,围绕这四方面,我们选择现实紧迫需要的行业领域,加快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政务诚信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评议考核和投诉制度;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把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以及为百姓办实事的践诺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务员诚信建设,设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在商务诚信建设方面,重点提升企业诚信管理水平,加强行业诚信自律,强化市场信用监管。税务、社会保障、交通运输、食品药品、国土、水务、邮政等部门均开展本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税务领域对纳税人全面实施信用监管,将纳税人分为A、B、C、D四个等级,依据相关制度对A级纳税人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社会保障领域建立了和谐劳动关系评价体系和劳动保障信用失信惩戒办法,有效保障了劳动者权益;交通、食药、工商质监、住建等部门均依托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完善了本领域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积极开展信用信息档案建设,在本系统内推动了信用信息整合,有力地促进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积极规范社会领域诚信行为,加大对各种违法失信行为的惩处,完善服务和管理对象信用记录;提高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水平,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完善自然人信用记录,积极推动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和应用。
 
  司法公信建设方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推进司法公开,加强法院审判信息互联互通,建立针对社会公众、诉讼当事人不同主体的信息公开体系;规范司法行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完善政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司法执业从业人员信用建设,建立全市各级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员信用档案,建立司法从业人员诚信承诺制度,健全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
 
  乌海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工作会议
 
  记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乌海市城市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林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能使公众能时刻感受到守信的益处、失信的危害。
 
  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和巴音陶亥镇羊路井村在今年4月和5月相继被授予"信用村","信用村"的村民可向村委会提出"信用户"评定申请,信用户可以享受邮储低利率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在羊路井村被授予"信用村"的当天,该村93名"信用户"获得了中国邮储银行乌海市海南区支行颁发的信用证书,其中31户信用户根据申请额度获得了125万元的贷款。
 
  对失信被执行人,乌海市在信贷、商业活动、乘坐飞机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在出国或者探亲时购买机票被拒影响了重要的日程安排,为顺利出行,失信被执行人通过主动履行义务将自己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清除。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乌海市已有220个失信被执行人(自然人181人,法人39家)履行了义务,其中2017年春节前10日内,就有94个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了义务,占总数的42.7%。
 
  乌海人行支行与当地学校开展信用建设宣讲活动
 
  记者:乌海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林涛:乌海市的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各单位对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工作进度差异性很大,有些部门缺乏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二是信用数据归集难,信息共享不够充分。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信用信息,大量分散在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等不同管理主体手中,市信用信息平台面临着信息采集难、更新慢、覆盖面不全等问题。三是信用信息应用不到位。各部门对信用信息"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领域较少。四是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尚未有效落地。
 
  下一步,乌海市在深入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狠抓落实,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积极主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四是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创新探索,从金融信用入手,重点建立相关服务平台,尽快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五是强化督查工作,定期将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督查室,集中开展通报考核。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新疆和谐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新ICP备12003091号-1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9号 联系电话:0991-8887217 646074582@qq.com

信用中国
访问量:76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