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狠狠曝光让失信企业寸步难行
日前,清远市交通运输局发布2015年清远市道路运输企业诚信评价初评结果,全市498家客运、出租车、维修、驾培、货物运输等道路运输企业经过等级评定后,有143家企业获评最高级的AAAA等级,123家获评最低等级的B级。
完善市场经济管理秩序,提高监管效能,倡导企业诚信经营,企业信息公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并参与市场竞争。人无信不立,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现代商业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失信企业将无可立足。
对于交通行业来说,信用结果将作为企业运力投放、线路审批(审核)、资质评定、站级核定、评优奖励、驾培机构扩大规模等主要依据,123家等级为B级的企业,将面临整改并被重点监管。
此前,清远不少行业都已设立“黑名单”,将失信企业列入其中,取消失信企业的竞标等资格,但由于没有向公众曝光,“黑名单”的效用大打折扣。此次清远市交通局发布123家B级信用企业,一方面是向企业施压,促使企业落实整改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另一方面,便于公众用脚投票,摒弃失信企业,使之付出失信应有的代价。
笔者认为,“黑名单”制度最重要的细节就在于执行的透明度,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监管部门要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随时公布“黑名单”企业的详细信息。以前一些执法部门通报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习惯于用数据来概括,或隐掉问题企业名称。公信力来自彻底的信息公开,如果信息公开都做不到,黑名单制度的公信力当然会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对黑名单制度执行不力责任人的处理情况,都应该随时通报。曝光后规定时间内,如果失信企业依然无动于衷,有关部门应当追责相关责任人。当然,民众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也能够督促监管部门不敢懈怠,从而让“黑名单”制度得以不折不扣地落实。
成熟的市场没有失信企业的生存空间,失信企业就应该寸步难行。现在,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失信企业的惩戒应该是全方面的。笔者认为,“黑名单”的惩戒手段应该更严厉一些,查询方式应该更简单一些,如此一来,才能更便于公众用自己的消费行为对失信企业说“不”。
完善市场经济管理秩序,提高监管效能,倡导企业诚信经营,企业信息公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并参与市场竞争。人无信不立,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现代商业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失信企业将无可立足。
对于交通行业来说,信用结果将作为企业运力投放、线路审批(审核)、资质评定、站级核定、评优奖励、驾培机构扩大规模等主要依据,123家等级为B级的企业,将面临整改并被重点监管。
此前,清远不少行业都已设立“黑名单”,将失信企业列入其中,取消失信企业的竞标等资格,但由于没有向公众曝光,“黑名单”的效用大打折扣。此次清远市交通局发布123家B级信用企业,一方面是向企业施压,促使企业落实整改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另一方面,便于公众用脚投票,摒弃失信企业,使之付出失信应有的代价。
笔者认为,“黑名单”制度最重要的细节就在于执行的透明度,这包括两方面:
一是监管部门要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随时公布“黑名单”企业的详细信息。以前一些执法部门通报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习惯于用数据来概括,或隐掉问题企业名称。公信力来自彻底的信息公开,如果信息公开都做不到,黑名单制度的公信力当然会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对黑名单制度执行不力责任人的处理情况,都应该随时通报。曝光后规定时间内,如果失信企业依然无动于衷,有关部门应当追责相关责任人。当然,民众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也能够督促监管部门不敢懈怠,从而让“黑名单”制度得以不折不扣地落实。
成熟的市场没有失信企业的生存空间,失信企业就应该寸步难行。现在,有关部门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失信企业的惩戒应该是全方面的。笔者认为,“黑名单”的惩戒手段应该更严厉一些,查询方式应该更简单一些,如此一来,才能更便于公众用自己的消费行为对失信企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