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用网欢迎您!

信用的社会学诠释

时间:2017-01-20   点击:632  【打印此页】  【关闭】   【返回
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人类在自身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心理选择,是对理性不足的补充。同时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一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伦理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某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可以表现为三种期待:对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性,对合作伙伴承担的义务,对某角色的技术能力。它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它处在全知和无知之间,是不顾不确定去相信。”[8]毫无疑问,信用是以信任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个体处于某一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安全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这种安全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取决于人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于是,信用因其“信任内涵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从社会学领域观察,信用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发生在个体自身与外界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信用的发展,信用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愈加丰富,信用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愈加复杂。在现代社会,信用关系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现代社会实质上是由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所编织而成的巨大网络。

从另一方面看,某一个体出于利益不仅要对外界可信任程度进行判断,其自身也需取得外界对其的信任,因为,诚实守信的人或组织会得到大家的推崇和信任,获得威望和超额利益,失信则将受到谴责和孤立。当人们都认同并遵守这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时候,社会的信用环境就会优化,失信的行为就会减少。尽管信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诚实守信”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德,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信用的理解却具有差异,体现出信用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时代,信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对信用有着不同看法。在当今社会,传统的信用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对信用的理解不断深化。信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学意义的信用是外生的,自身的信用及对自身以外主体的可信任度的判断,可通过媒介,比如信用评估机构来建立及获取信息。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新疆和谐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新ICP备12003091号-1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9号 联系电话:0991-8887217 646074582@qq.com

信用中国
访问量:76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