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信用日报:城投信用和政府信用划开是大势所趋
信用债投资策略方面,前期我们认为近期市场已进入垃圾市场,而当资金宽松时,二级收益率并未同步下行,这是与之前市场表现很大的差异。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越来越接受市场不再只是单边行情,看多和多空的投资者势均力敌,主要是因为影响债市乐观情绪的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地产并未大幅下滑,资金波动很大等。那么这种垃圾行情下,该不该买信用债呢?我们认为仓位很低的投资者需要买债,杠杆较高的投资者适当降低杠杆,配置时仍以信用资质为首要考虑因素,产能过剩行业中档企业和龙头企业,有核心竞争力、有上市公司平台等优质民企均可以考虑,小地产和小城投建议规避。
上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重申了43号文和预算法下地方政府债务范围、目前负债水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措施、债务置换进展和未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思路等。周一据新闻媒体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7日经表决免去楼继伟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肖捷为财政部部长,引发市场对未来城投债的一些思考。
从上周和本周一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并未对此做出明显的反应,周一依然有不少低于估值成交的城投债。我们认为,财政部此次重申并未透露出未来城投债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向的新变化,预计未来相关管理思路依然围绕着43号文和预算法展开。但值得注意的是,原先书面上的规定逐渐落实,城投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划开是大势所趋,因此那种完全依赖信仰的做法很不可取。此前我们在多地收回政府承诺函时分析过,小城投类似小民企,自身信用资质一般,因此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外界的风吹草动就会对其融资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整体而言,在明年最后一年债务置换和经济对基建依赖程度提高下,目前城投企业短期信用风险依然很低。
访问量:76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