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相关知识
中国信用网信用知识:
一、信用管理
所谓信用管理,就是授信者对信用交易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信用风险的专门技术。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五个方面:征信管理(信用档案管理)、授信管理、帐户控制管理、商帐追收管理、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或推销信用支付工具。
二、信用管理与信用风险
讲到信用管理就必须提到信用风险,这样才能理解信用管理的宗旨和职能,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信用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它专指在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即客户到期不付款的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风险、信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等。
三、信用管理的职能和目标市场
信用管理就是提供信用的一方利用管理学的方法来解决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信用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并用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性地处理风险。
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信用交易主体和形式的不同,信用管理的目标市场被分成三个部分:资本、工商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信用风险的特征不同,信用管理的职能和内容也各不相同。
消费者个人信用管理
一、消费者个人信用管理概述
1、概念、功能和分类
消费者信用管理是以科学管理的专业技术,扩大信用消费、防范信用风险的技术手段。
消费者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为:客户信用调查、客户授信、帐户控制、商帐追收以及利用个人征信数据库推销信用支付工具。
在不同形式的个人信用销售中,风险要素也各不相同。按不同的信用交易形式、还款方式以及发放信用的不同主体,消费者信用可以分为零售信用、现金信用和房地产信用。其中,零售信用中还可以再分为循环信用、分期付款信用和服务信用。
2、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特点
消费者信用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在客户群和服务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在信用管理技术和手段上的不同。
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目标客户是消费者个人,而企业信用管理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客户是企业法人。个人信用消费的特点是单笔交易的金额小,然而交易的数量庞大。加之个人信用消费中的交易方式非常灵活,处理交易结算记录和信贷记录的数据量也相当巨大。
二、消费者信用管理在企业中的职能
消费者信用管理在企业中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信用审核的效率,降低营运成本
2、降低信用交易的风险,减少拖欠,及时收回欠款
3、为企业增加合格的用户,降低不良客户的比率
4、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协助企业完成产品创新
三、消费者信用管理的工作流程
信用管理的过程与营销的过程紧密相关。以一项信用交易的全过程为单位,消费者信用管理由客户授信、帐户管理、商帐催败等几部分组成。
1、客户授信
当消费者提出信用申请,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其进行信用审核,并依据企业的信用标准,最终决定是否授予信用、额度多少。信用标准是企业的内部文件,它统一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授信的标准和条件。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依据这一标准,对消费者的信用申请发表意见,即是否授信、额度多少、期限多少。
2、帐户管理
消费者接受了信用交易的条件后,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为其开一个信用帐户,记录所有的交易数据、还款记录和信用记录。由于拖欠风险的存在,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在信用期限内对消费者进行风险监控和额度调整,同时还要协助销售部门找到新的交易机会。
对消费者的风险监控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及时判断消费者的信用程度如何变化。如果出现信用恶化,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预警;反之则要及时地提高消费者的信用额度,或延长合同期限。
3、商帐处理
商帐处理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正常的帐款回收,即定期地向消费者提供帐单,提醒消费者及时还款;二是拖欠帐款的催收。
消费者使用企业提供的信用服务后,其消费记录会输入帐款记录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系统会定期自动打印帐单,由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统一提交给消费者,消费者则根据帐单的要求进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