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不文明上“黑名单”或影响信用
昨日起,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洛阳从去年起,便着手建立公民出游文明素质管理、监督和惩戒机制。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李长兴告诉记者,全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将在今年开通,届时有严重不文明行为记录的市民,或将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
现场记者探访发现游客"辣手摧牡丹"
昨日中午,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大河报记者打探牡丹花情时,看到有游客用力摇动海棠树,人为制造"花雨"配合拍照取景。
在洛浦公园,有市民直接跳进花丛中拍照,甚至摘花。面对游客的"任性",洛浦公园工作人员马师傅一脸无奈:"牌子上都写着,禁止跳入花池拍照,可就是有人视而不见。"马师傅告诉记者,由于洛阳将迎牡丹花会盛事,最近游园赏牡丹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乱扔垃圾、随意攀爬、"辣手摧花"等现象比比皆是。但面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的"吆喝"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3月份,在龙门石窟,8名游客翻越栏杆,进入宾阳中洞石窟拍照。目击者报料称,景区讲解员曾上前制止游客,却遭到"羞辱":"你不就是个讲解员?牛什么牛!"
@大河报洛阳新闻官方微博转发该消息,网友纷纷发表留言对该游客的行为表示不满。其中有网友发问称:此种行为是否违规犯法?
新规旅途中六类不文明行为将被"拉黑"
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类似的不文明现象有望得到解决,"越规"游客将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文明行为"该如何界定?《办法》将"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同时《办法》明确,有以下"六类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将被纳入记录。
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
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黑名单"信息的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如果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
洛阳今年将开通全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
"现行条例所约束的对象为旅行社、导游、景区以及旅游住宿、餐饮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并不属于监督范畴。"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监察大队队长宋海平说,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此前全凭导游或景区工作人员疏导。但对于如何约束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洛阳市从去年起便在出境游方面进行了尝试。
华尔街骑铜牛、卢浮宫前洗脚、埃及神庙被刻"到此一游"……宋海平说,针对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种种陋习,洛阳去年开始着手建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管理、监督和惩戒机制。全市建立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信息记录制度,对有不文明记录的旅行社组团出境从严审批,对有不文明记录的游客再次申请出境从严审批。
不过,截至目前并无洛阳市民登上这份"黑名单"。《办法》的实施,对旅游城市洛阳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据宋海平介绍,目前市级旅游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对游客不良信息进行采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根据《办法》制定细则,将游客不良信息采集等工作与洛阳现有的"智慧旅游"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控、实时记录并向省级主管部门上报的功能。
实际上,对于洛阳市民来说,未来文明出游的"紧箍咒"将更"智能"。李长兴告诉记者,全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将在今年开通,未来每个市民都将拥有"个人信用档案",并实现公安、银行、社保等各部门的信息平台对接,届时有严重不文明行为记录的市民,或将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
影响震慑作用大于处罚为"文明洛阳"添制度砝码
"以后跟游客讲注意事项时,腰杆子更硬了。"回忆起自己带团出游的经历,洛阳某旅行社国内部总经理翟先生说,虽然每个导游都会极力劝说游客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尊重当地的习俗,但苦于没有约束力,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办法》的实施,无疑让导游们的"说教"更有效力。
"法律效力明显要比倡议有力多了。"对于《办法》的实施,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认为,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拉黑",对时刻提醒游客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任性"的行为有积极作用。
如果登上黑名单,会对游客银行贷款、出入境等造成影响,这无疑对游客起着巨大的震慑作用。安锋说,《办法》对不文明行为起着约束作用,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同时,对于旅游城市洛阳来说,文明出游是城市名片,《办法》实施为"文明洛阳"的建设增添了制度砝码。
不少市民担忧,自己一时疏忽上了"黑名单",会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宋海平释疑说,按照《办法》规定,触犯了法律或者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才能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因此目前来说,其引导和震慑作用仍大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