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用网欢迎您!

北京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谈社会体系信用建设

时间:2017-01-20   点击:382  【打印此页】  【关闭】   【返回

优化信用环境 打造和谐首都

来源:中国改革报 浏览:6 时间:2015-11-24 ——访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张伯旭
北京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诚信文化传统,诚实守信一直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东汉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写到:“建首善自京师始。”“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理应成为诚信和谐的首善之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张伯旭在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01年,是国内起步最早的省市之一。目前,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取得新进展,京津冀信用体系合作共建积极推进,诚信宣传教育不断推向深入,诚信观念已渐入人心。
“五个第一”领衔信用建设
“北京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国第一批,北京出台信用规章和标准是全国第一批,北京信用报告查询和使用量居全国第一,北京信用服务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北京在‘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的评比中连续三年在全国排名第一。”说起这“五个第一”,张伯旭表示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应走在前列。
据了解,2008年北京市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机制,2014年调整为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共同牵头,由47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16个区县也都建立了信用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目录》等制度标准。今年1月和4月,北京市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7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对信用工作的高度重视。
现代技术支撑新型服务
打开“信用北京”网站,用“北京”二字组成的代表“一言九鼎、诚实守信”的“鼎”字信用北京徽标,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谈到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张伯旭说:“去年以来,北京市启动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制定了‘一网两库五系统’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社团组织信用信息系统、事业单位信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方式,搭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归集了55个部门的5900万余条企业的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正在归集31个部门的140余项个人信用信息。”张伯旭说,我们计划在2016年前全面完成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府部门间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依法向社会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在2017年实现与天津、河北和国家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在建设信用平台的同时,我们也制定了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张伯旭说,该目录明确了信用信息的类别、名称、公开属性、更新频率、查询期限、数据项等内容,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信息格式。据悉,北京市也正在制定《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披露和使用公共信用信息活动,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我们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和监管机制,目的就在于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监管水平。”张伯旭举例说,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2017年前全面落实统一信用代码,简化市场主体的办理程序,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各个领域也在充分利用信用手段,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比如,在工商管理领域,北京市工商局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施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对行政处罚信息的7日公示力度,完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在司法领域,北京市高法牵头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在威慑和制约“老赖”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将严重失信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纳入“黑名单”系统,实行信用联合惩戒。在税收领域,北京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在21个部门间开展了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的失信联合惩戒。
此外,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海关等部门不断整合本行业的公共信用信息,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推进建立了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政策红利助推产品应用
“目前,北京市信用服务机构已有130余家,主要开展企业征信、资信评级、信用保险、信用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业务。形成了大公国际、东方金诚、中诚信等一批以北京为基地、业务辐射全国的知名信用服务企业,信用服务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张伯旭说。
为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北京市成立了北京信用协会和北京市信用评级机构总经理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在促进行业自律和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北京市也大力推广信用产品的使用,积极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发展。
谈及培育信用服务业的实践,张伯旭告诉记者,西城区和海淀区在向企业提供政府资金支持工作中,将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作为企业申报资格审核的重要依据。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积极推广信用报告的查询和应用,已经累计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150万人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在开展北京市企业诚信创建活动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对3200余家企业开展了征信工作,评选出诚信创建企业1000余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了信用培育双百工程、信用星级企业贷款贴息、瞪羚计划等一系列信用支持政策,大力推进了信用产品的应用,推进了中关村信用首善之区建设。截至目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累计有11,000余家企业使用各类信用产品2万余份,为促进北京市信用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大举措提升综合竞争力
说到信用体系建设对首都北京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作用,张伯旭感慨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服务首都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和创新首都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首都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北京市将着力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和使用活动。
二是加快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实现与天津、河北和国家统一信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三是认真落实全国统一信用代码制度。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和监管机制。
四是加快推进京津冀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推进建立区域统一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五是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刘梦雨)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新疆和谐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新ICP备12003091号-1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9号 联系电话:0991-8887217 646074582@qq.com

信用中国
访问量:765836